心语润心田,阳光满校园
在市区教育局的大力倡导下,我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,实行“三级分级”制度,建立在校长室领导下,以德育处为中心,以两名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、十多位家庭教育指导师为骨干,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,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。
为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,快乐成长,2005年9月我校创建了心理辅导室——心语小屋,收藏种类多样的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书籍。先后被评为“苏州市中小学合格心理咨询室”、“达标中小学心理辅导室”。心语小屋每周安排两名心理兼职老师利用中午时间轮岗,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知识和帮助。
我校还通过多种形式多样的活动,落实心理健康教育:
利用校园广播、“国旗下的讲话”、宣传橱窗等校园媒介,宣传心理健康知识,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,让师生们共同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,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去。
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,促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。自2006年开始在全校学生中开展“记心理日记”的活动。近年来,邀请多位心理名师来我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:成长之路,与心同行;好习惯伴成长;培养阳光心态;自由与规则等,丰富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。
开设多样的心理健康课程,如:团结一致、同心同德;写给父母的一封信;学会赞美;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等心理知识的讲授,传授给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疑惑的小技巧。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,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形成更具“风范”的少年气息。
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。任课教师达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共识。在备课时,要着力挖掘“心育”的因素;在课堂上,适时渗透“心育”的内容;在方法上,积极采用激励性评价机制,竭力帮助学生达成或接近“心育”的目标。
密切家校联系,构建家校桥梁。坚持“家校共育”的教育理念,通过班主任及时与家长沟通,利用班级群传递信息,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,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、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,加强亲子沟通,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,以积极健康、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。
我校坚持以“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”为目标,培养“人格健全、品质优良”的风范少年,尊重生命,热爱生命,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人生奠定基础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